雷速體育9月17日訊 北京時間今日凌晨,2025/26賽季歐冠聯(lián)賽階段首個比賽日正式打響,然而在皇馬vs馬賽、熱刺vs黃潛的兩場比賽中均出現了有關禁區(qū)內手球的爭議,也令人對現行的手球規(guī)則感到愈發(fā)不解。
熱刺vs比利亞雷亞爾:蓋耶拍球動作未判犯規(guī)
首先是熱刺主場對陣比利亞雷亞爾的比賽,在上半場第42分鐘,黃潛中場蓋耶在一次禁區(qū)內的防守時,手臂在下落過程中不慎“拍擊”到皮球,也導致球的飛行軌跡完全改變。
然而在事件發(fā)生后,無論是當值主裁還是VAR裁判都給出了“不犯規(guī)”的判罰,也令當事人哈維·西蒙斯露出無奈的笑容。
如果要給這個判罰找到解釋,那就是主裁判或許認為蓋耶屬于無意手球,且手臂也并沒有明顯張開擴大防守面積的行為,因此并未對其處以極刑。
但如果標準是這樣的話,在同時段進行的皇馬vs馬賽比賽中,裁判做出的第二個點球判罰就變得很難理解。
皇馬vs馬賽:梅迪納倒地后支撐手觸球,裁判判罰點球
在皇馬vs馬賽比賽的第82分鐘,維尼修斯帶球突入禁區(qū)后嘗試傳中,馬賽后衛(wèi)梅迪納飛身倒地封堵,但在這一過程中支撐手碰到皮球。在這一事件發(fā)生后,主裁判佩爾托選擇判罰點球,也讓皇馬就此將比分反超。
從現場畫面能夠看到,梅迪納在防守過程中也不存在故意手球或是不自然擴大身體面積的情況。且在手臂觸球之前,他已經用身體其他部位成功封堵住了傳中路線,只是皮球隨后又反彈到了手臂之上,但依然遭到了黃牌+點球的判罰。
從以上兩個事例對比來看,的確令人非常難以理解現今足球運動中關于禁區(qū)內手球的判罰標準,且近年來在各項賽事中,關于類似手球判罰的爭議也是屢見不鮮,或許FIFA該就手球給到更加明確、清晰、統(tǒng)一的判罰標準,才能避免更多爭議事件的發(fā)生?
對于以上的兩個手球相關判罰,老哥們又都是怎么看的呢?
雷速評審團:凌晨歐冠兩次禁區(qū)內手球爭議,都應該判點球嗎?
貝里瓦爾:球進時我本想慶祝,后來發(fā)現是烏龍就只是慢跑
凱爾:雖然結局有些令人不快,但我對球隊的表現還是滿意的
士氣如虹,阿森納取得歐冠對陣西班牙球隊6連勝
馬丁內利本場數據:傳射建功+2過人成功,評分8.3全場最高
馬丁內利:我試著插防線身后,特羅薩德給了一記絕佳的助攻
莫斯克拉本場數據:93次觸球全場最多+6解圍4爭頂成功,評分7.3
馬丁內利:為贏球和傳射感到很高興,特別感謝特羅薩德的傳球
梅里諾:決定勝負的是比賽的細節(jié);畢包是非常穩(wěn)健的球隊
今晚8點,上港亞冠出擊,對決日本冠軍,曾創(chuàng)9年恥辱,遭0-6血洗
科貝爾:很失望未能贏下比賽,我們必須踢得更冷靜更成熟
韓媒:上海申花主帥斯盧茨基賽后表示,未能守住領先,遺憾失利